年纪大了为什么会变矮?

随着自己渐渐长大,某一天,你是否也突然发现:爸爸妈妈们越来越矮了。

这是为什么呢?


Part 1

椎间盘退变,身高被“压缩”

人的身高是由骨骼长度决定的。

比如头骨、脊柱、股骨等,这些骨骼的长度决定了我们头部、躯干和大腿的高度。

对于成年人来说,头骨和股骨的长度大概不会变,而导致变矮最重要因素就是——脊柱的变化。

人类的脊柱是由7块颈椎、12块胸椎、5块腰椎、1块骶骨和1块尾骨组成的。

5ed9ceb5c18ad94d9b3836d4b3220e7d.jpg

在这些椎骨之间充当“缓冲垫”作用的组织叫椎间盘。椎间盘的弹性纤维在受到椎体的压力时可以被压缩,压力释放后恢复原状。

早晨起床后的身高往往比傍晚高,主要就是因为经过一天的活动后,椎间盘被椎体压缩,厚度减小,整个脊柱的高度就缩短了。

在人比较年轻的时候,椎间盘是充满水分的弹性组织,含水量能达到70%~80%。

随着年龄的增长,椎间盘逐渐老化退变,失去了水分和弹性。

一方面,失去水分使椎间盘不如年轻时那样“饱满”,椎间盘的厚度减小;另一方面,弹性减弱的椎间盘被压缩后不容易恢复原状,对原本就变瘪的椎间盘“雪上加霜”。

最终,椎间盘的老化退变造成椎体的间隙变窄,脊柱的高度降低。这是人上了年纪之后身高变矮的一个原因。


Part 2

骨质疏松,让老年人变得“脆皮”

骨质疏松,顾名思义,指的是骨骼中的骨量下降,骨组织的结构变得“稀疏”,于是脆性增加[3],容易发生骨折。

正常情况下,骨骼会随着成长而越来越坚硬。到了一定年龄,骨骼中的蛋白质、钙等元素达到巅峰,之后就开始逐渐下降,骨骼也随之越来越疏松。

骨质疏松是导致老年人身高变矮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它的危害不只是矮了几厘米那么简单,还会让老年人变得“脆皮”。

026208280d493976932581cd71689542.jpg

由于骨量下降,骨骼变“薄脆”,老年人骨折的风险就大大增加。在日常生活中或受到轻微外力时就容易发生骨折,骨折常见的部位包括椎体、髋部、前臂和肱骨等。

当骨折发生在脊柱的椎体——我们称为椎体压缩性骨折,就可能引起身高变矮和脊柱驼背畸形等。

不仅如此,椎体压缩性骨折可能导致脊髓神经受压,或心肺功能及腹部脏器功能异常,出现便秘、腹痛、腹胀、食欲减退等不适。

骨质疏松还会导致患者的身体机能和生命质量明显降低。引起老年人变矮的骨质疏松问题,值得引起我们重视。


Part 3

补钙+适当运动,挽救老年人的骨量

我国的老年人群普遍存在蛋白质和矿物质摄入不足、维生素缺乏的现象。而钙和蛋白质是构成骨骼的物质基础,维生素 D 是维持骨稳态和重建的关键分子。

因此,给面临骨骼受损风险的爸爸妈妈们合理的营养素补充,是维护骨骼健康、预防骨质疏松症及骨折的发生的最佳手段。

研究表明,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普遍存在钙与维生素 D不足或缺乏。联合补充钙与维生素 D 可以增加腰椎和股骨颈的骨密度,降低骨折风险。

建议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每日摄入元素钙的总量为 1000~1200 mg,除饮食补充外,每日尚需补充元素钙 500~600 mg。

除此之外,多晒太阳可以促进体内生维生素 D 的形成,对爸爸妈妈们肠道内的钙吸收是有好处的。

05c19ed67bc76d5127330b60b25c01c0.jpg

补钙只能解决一部分问题,爸爸妈妈们还需要有规律地进行一些中、低强度的运动。本着量力而行、循序渐进的原则,尝试一些有氧运动、肌肉强化、平衡训练等。

建议每周至少进行 2.5小时~5 小时中等强度运动,或者每周 75~150分钟高强度有氧运动。

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定期进行一些负重运动来增强肌肉强度和预防跌倒。

不过,如果爸爸妈妈们有下肢关节的问题,不建议进行下蹲、登楼梯、爬山等运动,避免弯腰、扭腰等过度运动或不恰当运动带来其他的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