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安全监测科主任医师杨海霞:披荆斩“疾”托起“全民健康梦”

“来到海南后,我感受到了海南自贸港建设奔涌不息的热潮,让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回望在海南工作的半年时光,海口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安全监测科主任医师杨海霞坚定地认为,自己在海南这片热土上一定能够有所作为。


今年5月,杨海霞从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被引进到海口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作为一名在公共卫生领域奋战近三十年的行家里手,杨海霞在到岗之后充分发挥自己的经验优势和专业所长,努力为我市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积极贡献力量。


履职尽责 全力当好群众健康守护者


成为医生是杨海霞一直以来的愿望,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她所有的志愿都填了医学类专业。带着从医的梦想,1987年,杨海霞进入西安医科大学预防医学专业就读,1992年大学毕业后,她进入甘肃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从事碘缺乏病防治工作。


为了提高偏远贫困农村地区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让群众认识到防治碘缺乏病的重要性,杨海霞和同事深入碘缺乏病高发地区,开展健康教育,探索“村级监督管理合格碘盐销售、群众支持、干群配合”的“合格碘盐示范村”健康促进工作模式。同时积极争取公益组织的资金支持开展碘缺乏病防治项目,对贫困农村地区育龄妇女和婴幼儿进行碘缺乏病综合干预,通过“0岁补碘”提高育龄妇女和新出生人口碘营养水平,预防碘缺乏引起的智力损失,提升新出生人口素质,实现碘缺乏病的早期预防。由于工作成绩突出,2001年杨海霞被当时的甘肃省卫生厅授予“碘缺乏病防治先进个人”称号。


“与临床医师不同,公共卫生医师会更关注群体的健康情况。我们会从一个个个体的健康问题中归纳总结共性特征,针对群体健康问题开展防控工作,通过减少人群患病和控制传染病等重点疾病的发生发展,促进整个群体健康水平的提升。”杨海霞说,投身公共卫生事业后,她认识到自己的工作对于托起“全民健康梦”的意义,职业获得感大大增强。


提升本领 以过硬专业能力破解难题


从事15年的碘缺乏病防治工作后,2007年,杨海霞迎来了岗位调整,环境卫生、营养与食品卫生等领域成为了她的工作范围。在后续的十余年里,杨海霞投身到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农村环境卫生监测、公共场所健康危害因素监测等工作中,先后参与处置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0余起,以过硬专业能力啃下了一个又一个“硬骨头”。


2008年,甘肃省一职业中学部分学生接连出现不明原因疾病。甘肃省卫生部门接到上报后,第一时间派出专家组赶赴现场处理事件。作为专家组的一员,杨海霞和同事们在听取现场汇报、查看资料、调查学生发病和诊疗情况后,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一致认为这是一起学生群体性癔症。得出初步调查结论后,杨海霞和同事们迅速制定工作方案,现场对老师、学生和家长进行分类指导、健康教育和以心理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最终成功处置了这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获得了上级部门的表扬。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杨海霞还积极参与科研活动,提升自己的履职本领。参加工作以来她先后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家级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完成科研课题10余项。经过努力,杨海霞在2008年获主任医师任职资格。由于专业能力突出,杨海霞还担任了中华预防医学会农村饮水与环境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委员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环境卫生分会第八届委员会委员等学术兼职。


满怀期待 为公共卫生事业贡献力量


2021年5月,杨海霞离开甘肃,来到海口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任职。“目前除了从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学生常见病监测工作外,我还参与了新冠肺炎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等工作。”杨海霞说。


“杨姐到岗之后,在科室日常工作中提出了一些新思路新方法。她还经常为我们这些后辈解答在论文写作和流行病学调查等方面存在的疑问。”在海口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安全监测科工作人员林彩微看来,杨海霞经常向大家分享工作多年积累的丰富实践经验,这让自己很受启发。


“海南自贸港的人才政策,让我看到本地政府大力营造识才、爱才、用才、容才、聚才良好氛围的决心。”杨海霞表示,她将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技术优势,继续在公共卫生领域辛勤耕耘,努力为海口市公共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积极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