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株变了,流感季提前,抗病毒药物如何选?
文章来源:央视网
发布日期:2025年11月04日
浏览次数:
字体:[大][中][小]
当前,我国流感活动呈现上升趋势。国家流感中心监测数据显示,南方、北方省份检测到流感病毒阳性标本中,H3N2亚型占比均超过九成。
流感季时间提前
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等场所聚集性疫情明显增加
10月30日,中国疾控中心发布全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哨点监测最新情况,指出当前,呼吸道传染病疫情总体呈上升趋势,南北方省份流感活动上升明显。

国家流感中心监测数据显示,10月20日至26日南方省份流感活动上升,北方部分省份上升。南方、北方省份检测到流感病毒阳性标本中,H3N2亚型占比均超过九成。同时,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等场所聚集性疫情报告明显增加,应早发现、早处置,减少疫情影响。
比如近日,浙江绍兴有学校已出现多例学生嗓子疼,发热、乏力、咳嗽等流感传染病症状,而且呈上升蔓延趋势,有的班级因此临时停课。有学生家长表示,根据学校发来的《流感预防温馨提示》,近期,绍兴越城区流感疫情呈快速上升趋势,其中在校生病例占比40%。
杭州市儿童医院感染科(肝病)主任医师祁正红介绍,“最近半个月,流感患者在医院门诊中有所增多,以H3N2居多。”同时他发现,一人中招,全家感染的情况也不在少数。
需要注意的是,相比于往年,在部分地区,今年的流感爆发时间更加提前了。
比如广东省疾控中心10月24日发布监测周报称,广东报告1起流感暴发疫情,发生在学校,已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广东省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传染病防控首席专家康敏指出:我省流感处于流行期,目前主要流行甲型H3N2流感病毒,人员密集的集体单位存在发生暴发疫情风险。
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近日也发布提醒:四川已进入流感流行期。据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急传所主管医师董爽介绍,根据四川省流感监测最新数据,进入10月份后,每周病例数开始快速上升。与去年相比,今年流感流行提前了将近一个月。
10月31日,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就当前流感防控情况发布健康提示。监测数据显示,当前湖北省流感活动呈现上升趋势,主要流行毒株为甲型H3N2流感病毒。湖北省疾控中心传防所免疫预防部李旦博士近日表示,目前湖北省流感活动呈现上升趋势,流行的流感毒株与全国整体一致。
针对内蒙古自治区流感报告病例数及流感哨点监测阳性率均有所上升,包头市疾控中心也发文提示,本市流感病例数和流感哨点监测阳性率均呈上升趋势,监测到的型别以甲型H3N2为主,随着气温不断降低,包头市流感将逐渐进入流行季。
H3N2亚型是新毒株吗?
去年(2024年)流行的主要毒株是H1N1,今年换成了H3N2,这意味着公众对H3N2的免疫力相对较低,今年流感季感染人数或将增加。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对于H3N2亚型是新的毒株。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国家流感中心主任 王大燕:上一个流行季,我国主要的流感毒株是甲型H1N1亚型。在既往多数流行季,即使在同一个流行季里,也会出现甲型H1N1、H3N2亚型或乙型流感病毒的交替优势流行。因此不同流行季或者同一流行季,流感病毒出现亚型和型别的交替比较常见,H3N2不是一个新的亚型。
流感与呼吸道疾病最典型的区别就是症状较重,比如通常有38.5℃以上的高热、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明显。医生指出,对于感染了不同的病毒亚型,比如甲型H1N1、H3N2或者乙型流感的患者,临床症状都是相似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 李侗曾:总体来说甲型H1N1、H3N2还有乙型流感的症状都是相似的,在呼吸道的症状方面,就是咳嗽、咽痛,全身的症状会有发热、头痛、肌肉酸痛、关节痛还有明显乏力。相对来说乙型流感在儿童中会更重一些,并且可能消化道症状会更多一些,比如恶心、呕吐、腹泻的症状。
H1N1和H3N2如果细分人群来说,H1N1在年轻人和肥胖人群中的高烧症状、全身肌肉酸痛、乏力会更明显一些。在医院做检测、用抗病毒药物这方面都是一样的,没有明显变化。
今年的流感疫苗对H3N2有效吗?
专家介绍,流感疫苗是多价疫苗,可以覆盖流行的各型别和亚型。

王大燕:三价流感疫苗包括甲型H1N1、甲型H3N2亚型以及乙型的Victoria系三个组分。四价流感疫苗增加一个乙型的Yamagata系组分,不过其在2020年3月之后就没有在全球范围内检出。因此,三价和四价流感疫苗均覆盖所有流行的季节性流感病毒的型别和亚型。疫苗匹配性来看,H3N2亚型的匹配性高于前几年。
需要注意的是,流感疫苗需要每年接种。这意味着,即便去年打过疫苗,今年也需要接着打。
而针对近日网络传言声称的“打了流感疫苗会导致病毒变异,不要打”,专家表示,流感疫苗没有诱发病毒变异的作用。

据介绍,流感疫苗的功能在于降低感染风险,每年生产流感疫苗前,会先预测冬季会流行哪个毒株并以此进行生产,因此,如果预测的准确率高一些,防护效果就会好些,反之,如果预测的准确率低,防护效果会差。因此,
流感疫苗只是降低了感染的风险,并不能够保证不得流感。同时,病毒每年都会发生变异,但是这些和接种疫苗没有关系,和用的抗病毒药物也没有关系,“接种疫苗肯定是有利的,它不会引起病毒变异。”李侗曾说。
哪些人群需要格外注意?
大家一般认为只有一些特殊人群,比如高龄老人、婴幼儿感染流感才会出现肺炎等重症的风险,其实如果不及时处置,对于其他人群都有可能。
李侗曾:一些年轻人会有心肌炎的风险,年轻人本来不是重症的高风险人群,但是合并心肌炎之后如果没有好好休息,尤其是熬夜和劳累,甚至做一些剧烈运动,比如健身、长跑可能会诱发心肌炎的加重,是有危险的。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也可能会使得原来的慢性基础疾病不稳定,加重。
如果出现流感症状,症状较轻可以居家观察,使用对症药物,如果出现一些重症信号要及时就医。
王大燕:若出现39℃以上高热且退热药物效果不佳,或出现剧烈咳嗽、呼吸急促、胸闷、憋气等严重症状,以及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等情况,或发病超过5天症状无缓解趋势,建议及时就医。
抗病毒药物如何选择?
治疗流感的核心是抗病毒治疗。目前我国主要用于治疗流感的抗病毒药物包括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等,应该如何选择?

李侗曾:奥司他韦上市已经20多年了,它的剂型也比较多,包括胶囊、片剂、颗粒等。我们国家批准一岁以上就可以用,比较新的RNA聚合酶抑制剂,比如玛巴洛沙韦,它的优势就在于只需要吃一次就可以,所以特别适合孩子和老人,而且副作用更小,起效更快。研究显示它在24小时内就可以快速降低病毒载量,而且也证实感染者服用玛巴洛沙韦可以减少传染给家人的风险,但是目前国内只批准了大于等于5岁以上的人群使用。
专家介绍,除了抗病毒药物,对于流感带来的不适也不必硬扛,可以使用一些缓解症状的药物,使用时要注意两点:
1、不要滥用抗生素。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而抗生素针对的是细菌感染。抗生素对流感无效。
2、要注意药物成分。一些患者为了快速痊愈,同时服用多种复方感冒药,其中可能含有相同的成分,比如退热的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极易造成某种成分过量。


